青海旅游:1400亿投资勾勒“十三五”新蓝图 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获悉,“十三五”期间,青海将新建182个旅游项目,总投资逾1400亿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厕所革命”,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加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实现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探险游、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突破。
在9月11日召开的青海省旅游推进大会上,青海省副省长韩建华代表青海省政府与各市州及青海省发改委等省直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青海省旅游部门已与兴业银行、青海省农信社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开发银行青海分行、青海省农行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一起筹建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公司,构建投融资平台,推动资本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
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表示,在“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将抓好一批核心景区、主体公园等重点项目,改造提升一批传统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高端旅游项目,谋划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核心景点、高端品牌。其中,就包括2015年年底将完成金银滩--原子城5A级景区创建方案,启动西宁博物馆群、祁连风光等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2016年年底前完成互助土族故乡园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启动茶卡盐湖5A级景区创建。通过再打造金银滩--原子城在内的5个5A级景区,促进青海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针对旅游旺季所显现出景区道路拥堵、景区停车位紧张以及游客如厕难等诸多问题,青海将围绕“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的工作要求,抓紧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国省干线路网升级改造,打通主干线与旅游区的连接线、2016年旅游旺季前新建、改造、提升500座旅游厕所,2017年累计建成1000座旅游厕所。同时,加快建设游客中心、景点道路、停车场、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志等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应急救援、垃圾污水处理、安全消防、医疗保障等配套设施,有效提升景区整体品质。并统一规划建设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基地、汽车旅馆,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徐浩表示,青海省已确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十三五”是青海省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时期。到2020年,青海省的自驾游营地将达到100个,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