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柞水五大举措助推10个PPP项目 陕西省柞水县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PPP指导意见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财政部门结合指导意见的核心要求,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在“快”“实”字上做文章,确保指导意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首批推出县城供气等10个总投资68亿元的PPP项目,在商洛市率先启动PPP工作。 一是科学界定项目范围。坚持把政府负有提供责任且适宜市场化运作的项目作为首选,明确供气等市政设施、公路等交通设施、医药等公共服务、水利及环保等4大类项目列入示范试点范围,优先考虑采用PPP模式建设。 二是合理选择操作模式。立足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坚持灵活选择PPP项目操作模式,经营性项目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等模式推进,准经营性项目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等模式推进,非经营性项目采用委托运营等模式推进。 三是扎实做好项目策划。围绕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精心策划储备首批10个示范试点项目,其中小岭工业区明星片区二期拓展项目投资达50亿元,县城供气、小岭隧道等6个项目投资规模均过亿元。 四是从严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服务支持,对首批入库被上级发改部门确定的PPP推介项目,坚持优先指导业务、优先支持技术、优先给予费用、优先对外推介、优先审批核准,确保项目早启动、早建成、早受益。 五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简政放权与从严监管有机结合,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制度体系,推动政府角色由公共产品“提供者”向社会资本“合作者”、PPP项目“监管者”转变,为PPP项目顺利推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