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政策解读: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5日 09:51

政策解读: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
“每份采购文件都要单独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吗?”7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政府采购从业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其实,早在2024年国庆节推出的《亚利聊政采》第480期中,就已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作为参与该期语音稿创作的团队成员,我至今仍清晰记得从政策解读到内容输出的全过程。

彼时,我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刚刚施行两个月。这部被业内视为“市场经济基础保障”的法规,清晰划定了一条红线:“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公平竞争审查是否应作为采购文件发布的前置条件”这一问题,仍让不少政府采购从业者感到困惑。此前,我们已接到多起相关咨询,因对这一问题理解存在偏差而引发的质疑投诉也屡见不鲜。为消除认知误区,团队决定以此为主题,策划推出一期针对性的解读内容。

公平竞争不仅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更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支柱。正因如此,刘亚利老师和曹石林老师对这期解读格外重视,从框架搭建到细节表述,都经过反复打磨。在稿件修改过程中,两位老师始终强调两个核心原则:其一,必须紧扣国务院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初衷,即“预防政府部门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其二,精准区分政府采购政策措施与采购活动的边界。?比如,像《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2019〕38号)这类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制度文件,作为直接影响市场行为的政策措施,必须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才能出台;而依据这些制度办法和项目需求编制的采购文件,则无需开展公平竞争审查。通俗易懂的解读回应了一线从业者的实操困惑。  

《亚利聊政采》始终坚持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解读理念,成为连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重要桥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